主選單
首頁
最新消息
群學出版
群學出版論壇
 
《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 PDF 列印 E-mail
2005/10/19, 週三
Image
  • 書名:《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 》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 ISBN:957-30710-8-8
  • 作者:Nancy J. Chodorow 著  張君玫  譯
  •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
  • 定價:360元

 

這本書是蘭西雀朵洛的成名之作,也是對女性主義理論發展的一大貢獻,因為他同時對女性主義及精神分析團體造成衝擊。客體關係理論也因此書而在美國變成眾所皆知的理論。這本書造成了性別理論中的哥白尼革命。從文學到政治學,從擁護者到批判者,沒有任何女性主義理論不被雀朵洛大膽而卓越的重構所影響。這本書嘗試重新整合精神分析及女性主義,可說是二十世紀末期最大膽的嘗試。它以精煉的方式證明後佛洛伊德理論不僅為性別的形成開啟了一扇窗,對於男女不平等的深層結構亦是如此。雀朵洛的洞見革新了女性特質過去的意涵以及現在人們對於女性特質的瞭解。


隨著社會的變遷,女人紛紛投入勞動市場,但是她們仍然要負起養育子女的大部分責任。因為在社會中,女性生理特質適合擔任養育者、女人應該是母親的觀念依然深根柢固,然而擔任母職真為女人的本能嗎?為何同樣由媽媽帶大的男女,只有女人適合擔任養育子女的工作?這其中是否包含社會建構的因素呢?

 《母職的再生產》這本書即在解答這些問題,作者融合了社會學及心理分析的觀點,闡述女人想當母親的心理歷程,以及促成母職代代相傳的來龍去脈。另外,作者也深入探討由女人專司母職對於男孩、女孩的性別認同、異性戀關係所造成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又如何塑造了傳統的性別結構。


 





 

作者
蘭西.雀朵洛( Nancy J. Chodorow )
Image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執業的心理分析師。除了本書之外,另著有: The Power of Feelings:Personal Meaning in Psychoanalysis, Gender, and Culture (1999) Femininities, Masculinities, Sexualities: Freud and Beyond (1994), 及 Feminism and Psychoanalytic Theory (1989).



譯者
張君玫

美國紐約市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譯有《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社會科學的理念》、《社會學的想像》(與劉鈐佑合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與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合譯)、《消費》(與黃鵬仁合譯)、《社會學:概念與應用》、《社會互動》(與苗延威合譯)

目錄

  • 第一部份 問題的提出:母職和性別的社會組織
女人為什麼當母親?
母愛天生說
角色訓練說
心理分析和社會學的探討
關於「證據」  
  • 第二部份 心理分析敘說的一套故事
早期的心理發展
完全的依賴,以及與現實的自戀關係
原初的愛
自我的開端,以及客體愛的成長
關於女人專司母職
和母親的關係,以及母職關係
幼年母職的影響力
母愛的角色
前伊底帕斯時期的性別差異
早期的心理分析說法
前伊底帕斯母女關係的發現
前伊底帕斯母子關係的臨床圖像
前伊底帕斯母女關係的臨床圖像
客體關係和女性伊底帕斯叢結
女性特質:女人的伊底帕斯目標
和母親的關係,以及女性「客體的改變」
女性伊底帕斯情境的關係複雜性
伊底帕斯的解決,以及青春期的舊事重演
女性伊底帕斯情境的持續性
母親、女兒、青春期
佛洛伊德:意識型態與證據
佛洛伊德說明中的偏見
心理分析對佛洛伊德的批評
生理決定論
關於後伊底帕斯的性別人格
家庭關係和伊底帕斯經驗
後伊底帕斯性別人格:重述

  • 第三部份 性別人格,以及母職的再生產
成年生活的性別社會學
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的學習
家庭和經濟
母職、男性特質,以及資本主義
家庭的心理動態
伊底帕斯失衡狀態,以及異性戀的環結
完整的循環:母親和孩子
性別人格,以及母職的再生產
後記:女人的母職和女人的解放

< 前一個   下一個 >

231 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508號5樓
| P.O. Box 39-1195|TEL: 02-22185418| FAX: 02-2218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