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選單
首頁
最新消息
群學出版
群學出版論壇
 
《醫療與社會共舞》主編序 PDF 列印 E-mail
2008/03/13, 週四
具有創見的共舞
成令方/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


長期以來,生物醫學知識與社會人文知識就像二個彼此絕緣的獨舞者,各跳各的舞步,頻頻發展高超亮麗的招式,在各自的社群獲得如雷的掌聲。若在舞台上二者四目相接,彼此也只是禮貌性地點頭,接著又繼續自己的舞蹈。二者彼此都很陌生,甚至有一些誤解。這本書,試圖來牽成一個具有創意共舞的可能,讓原本想像不出共舞可能的讀者,在看過本書後,可以開始欣賞雙方出色的舞技,進而發現共舞的精采之處。這本書邀請的舞者是近幾年來對醫療與社會學有深入探索的社會人文學者約三十多人,展現過去數年來累積的舞技,跳出最有活力、最引人入勝的招式,共邀生物醫學的舞者們一同來翩翩起舞。我們相信二者的合作可以開拓彼此的知識視野,進而舞動人生。希望觀眾能給我們信心與鼓勵!


為何要編這本書?

民國90 年9 月到93 年12 月我主持了一個教育部科技顧問室委託的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跨領域整合型計畫之一的「醫療與社會教學」子計畫。當初天真的構想是,藉由跨校串連與學習,期待有STS 視野的醫療與社會教學能更迅速地開展。在第三年的計畫中,還特別做了一個「醫學與社會教學」的小型研究,訪談了16 位分布在台北縣市、高雄縣市、台中市、台南市、花蓮市等地區大專院校(包括科技大學)教授上述課程的老師,以便瞭解教材、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等的相關問題。在此就訪談結果與教材相關的部分簡述如下:


總匯16 位老師的共同意見,最主要的教材問題是:相關的醫療、技術與社會的研究雖然不少,但都是符合該學門要求的學術論文,對醫護、醫管、醫技、公衛等學系的學生而言,這些論文相當艱澀難懂,學術語言對他們隔行如隔山,抽象概念與他們認知少有扣聯。有一位台大醫管所的老師在接受訪問時提到,她開課時第一年使用一些社會學的期刊論文,但是班上醫護和公衛出身的學生,就完全進入不了狀況。所以第二年,就只好換成以JAMA 和BMJ 的醫學期刊上的短文做為教材。


根據上面訪談的資料,我逐漸認識到,若要在大專院校推展「醫療與社會」的教學,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一本淺顯易懂、饒富趣味、又具有知識性的教科書。過去五、六年來,社會人文學界對「醫療與社會」的研究已經累積有相當的水平。但是這些學術論文都尚未經過「轉譯」的過程,成為適合生物醫學背景的大專院校學生閱讀的語言,因此,如何讓這些知識變得「魅力十足」,可以吸引他們願意「開卷」,就成為當務之急。若我們能提供內容有趣的教科書做為老師的教材,就有可能讓生物醫學背景的大專院校學生接近或進入不同思考模式的社會人文知識領域。由於我在醫學大學任教,於是興起了編纂一本深入淺出的教科書的念頭,正巧教育部提出「教學叢書」的編寫計畫,我就邀請二位學有專精的夥伴來擔任協同計畫的主持人,他們是清華大學歷史所的傅大為教授,以及台大公衛學院健康風險及政策評估中心的林宜平助理教授。


期待哪些讀者?

《醫療與社會共舞》這本書的誕生,正逢國科會和教育部正積極推動「醫學與人文」的課程改革,這無疑提供了一個天時與地利的機會,為二方提供形成共識的平台。教育部的「教學叢書」計畫預設的讀者是大專院校的老師與學生。在此我們再細分成下面四類的讀者群:


1. 醫、護、公衛、醫管、醫技、健康促進、精神諮商等相關科系的老師與學生。
2. 對醫療、健康與疾病議題有親身體驗或有興趣的大專院校老師與學生。
3. 醫護、公衛、健康照護行業的專業人士。
4. 關心此議題的社會人士。


《醫療與社會共舞》的作者們都認為健康、疾病、醫療其實是社會文化的產物,與當時社會的經濟、技術、文化、性別、階級、族群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醫學與社會不但無法二分,而且還有相互生成(co-production)的關係。這很可能與一般大專院校師生的認知有一段距離。這些作者的思考雖然受到英美研究文獻的指引,但是每一位作者都是以國人耳熟能詳的議題為研究對象,以日常生活中的醫療、健康的實例做為討論案例,讓讀者容易將所見所聞,甚至切身的體驗與作者的論述關連在一起。藉由作者與眾不同的見解,進而刺激讀者以另類的角度來思考「醫療與社會」的關係。我們預設一定會有一些讀者對某些作者的見解不以為然,這也達到了我們編書的目的。我們都知道二個舞技高超的舞者若要共舞,必然需要經過具有張力的溝通,換言之,二者的對話與辯論將是好的開始。


細數共舞的珍寶

《醫療與社會共舞》這本厚書分成前後二個部分,每一個部分由四個篇所組成,每一篇都包含一則導論,針對所屬同類範疇的三至六篇短文的特色與相互間理論的關連,做一有系統的介紹。大多數的文章都以一個小故事做開場,而每篇最後均提供教學輔佐用的工具箱做結束。

第一部分是以醫療體系、醫療專業、醫學知識與權力、醫療政策與市場為主軸,比較從制度面著眼,目的在於理解以西醫為主流的醫療建制的歷史與社會成因的產生。第一篇試圖將醫療舞台放在多彩的鎂光燈下檢視。提及醫療,我們不能不正視台灣原住民倚重的草藥知識與漢人長遠傳統的中醫,原住民的草藥知識與文化,還有民間俗成的醫療智慧,這些都在西醫成為主流醫學之後被邊緣化,而被視為「另類」醫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才能理解生物醫學之所以能在台灣多元醫療體系中一枝獨秀,乃藉由一些社會權力的機制來提升其專業地位,同時排擠並弱化了助產士與中醫發展成專業的可能。護理專業的興起與發展,是沿著西醫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把助產士教育納入其中,直到近幾年助產士專業的復興,才逐漸被民眾看見。醫療體系與專業之間的彼此消長與相互排擠,是第二篇的主題。


第三篇與第四篇的主題分別從西醫專業之所以成為主流專業的二大支柱—醫學知識與權力與醫療政策與市場—進行討論。在第三篇討論醫療知識內部的議題時,作者們提出醫療知識的生產過程與傳播是經過多重社會、政治、科技力量的介入與影響,他們要挑戰生物醫學的實證知識典範和單一生物醫學的知識,主張必須承認多元醫療知識的存在,這樣才能轉變現有的醫師家長式的醫病關係,展開對等多元的認知、彼此尊重的關係。第四篇則是討論外部影響醫療制度的市場與政策。有學者擔心雖然有全民健保,但是市場的商業利益深深侵蝕了原本醫師誓言的理想與承諾的服務品質,藥商推銷產品的手段與醫院採購制度之間有著複雜利益與情誼交錯的關係,在這樣令人擔憂的現況中,聯合國提倡的性別主流化健康政策,恰似一股清流,讓我們看到希望,也看到政府還有尚待努力之處。


第二部分是由與醫療相關具有特色的重要議題組織起來的:身體經驗、工作與健康不平等、醫療技術、風險與醫療爭議。第五篇指出,身體是醫療的對象,身體經驗銘刻著歷史的記憶,承載著特定社會文化中的價值觀和知識權威,因此,它是權力網絡作用下的結果。本篇分別以哺乳、威而剛、不使用棉條為例,說明身體、醫療與社會這三者之間的緊密纏繞關係。第六篇把我們熟悉的醫療議題,例如:意外事故、嚼食檳榔、過勞死、憂鬱症、肺結核放在台灣地區發展不均、工作環境與壓力、性別關係的不平等,移民處境的困頓等脈絡中思考醫療、健康與社會不平等的關係。


第七篇則是探討醫療領域中重要的科技議題,共有六篇短文,分別從子宮頸癌、人工受精、洗腎的血液透析技術、加護病房的護理技術、卡介苗與X 光用在結核病的防治,加護病房心肺復甦術的使用,來說明醫療、科技與社會彼此之間是相互形塑影響的。第八篇以風險與醫療爭議做為本書的結尾,該篇的內容指出,醫療一定有風險,但醫療爭議不能化約為只是社會爭議,醫療科技本身所引發的爭議,也需要用社會、文化以及社群之間的論述角力來理解。在此討論的風險與爭議都是當前社會最常見的議題,例如:剖腹產率高居不下、愛滋感染配偶的生育抉擇、代理孕母的爭議、基因改造工程、醫療糾紛的法律問題。這些短文都指出:醫療風險造成的爭議其實是理解醫療與社會二者共舞時既緊張又無法切割的最佳例證。


感謝後台製作團隊

這本書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教育部顧問室的獎勵,給予稿費與助理的經費。其次我要特別感謝平日教書研究已經非常繁忙的三十三位作者接受邀請,撥冗為我們撰寫文章,形成本書豐實的內容。我要感激每一位作者一開始就爽朗同意,十分認同將學術論文轉譯成為趣味盎然的精巧短文的計畫,謝謝每一位作者不厭其煩地按照我們的要求改寫修訂,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有些文章修改了四、五次。我特別要感謝八位寫導讀的作者,接受短短一個半月的通知,把負責的該篇中各短文編整,放置在寬廣的理論視野下,引領讀者入門。你們的功力令人佩服!


計畫協同主持人傅大為教授、林宜平教授,還有熱心學術推展的吳嘉苓教授在早期為計畫構思方向,若沒有你們的鼓勵,我不可能鼓起勇氣承接這費時耗力的重擔。在編書後期,傅大為教授與林宜平教授還分擔幾篇文章的催稿與改稿工作,減輕我的負擔,在此謝謝二位的鼎力相助。我很幸運地邀請到有豐富編輯和翻譯經驗的張明玲,給予專業文字編輯的協助,特別是順利完成與作者溝通改稿事宜。這本書從頭到尾都是由明玲擔任總監,所有雜務經過她條理有序地處理,皆能按步就班完成,我非常珍惜這次的合作經驗。我還要感謝專業編輯謝麗玲,她在百忙中,利用休假和週日假期,仔細潤飾所有稿件,提高整體文章的可讀性。我還要特別感謝協助我處理行政和報帳事宜的助理江欣蓉和陳葆瑜。她們也扮演「前導讀者」的角色,閱讀很多文章,提出「非醫療科系大學生」的閱讀意見,這樣我與明玲才得以轉告作者,提出進一步的修正方向。


本書稿於2006 年底交給教育部顧問室,到了2007 年11 月才收到教育部公文決議,版權還給編者與作者,自由安排出版。我很感激群學出版社的劉鈐佑總編,在書市低迷的狀況下,還願意出版本書,並邀請經驗豐富的張明玲繼續擔任出版編輯。這本書對於明玲而言,從無到有都是她一手協助促成的,其意義非比尋常。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明玲的付出。還有我衷心感恩的是我高齡八十四歲的母親許文傑女士,在她細微地呵護下,我才得以在期限內完成本書的編輯。


醫療與社會領域還有許多精彩的研究,相信一定有遺珠之憾。若本書嚴選的文章未盡滿意,我們期望下一版再補充修正,歡迎各界前輩後進不吝指正。


成令方 謹誌
2007 年1 月20 日
寫於高雄柴山旁

< 前一個   下一個 >

231 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508號5樓
| P.O. Box 39-1195|TEL: 02-22185418| FAX: 02-2218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