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學出版論壇 首頁 群學出版論壇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群學新書出爐】001《後殖民理性批判》(2006.08)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群學出版論壇 首頁 -> 本版書訊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一月 19, 2006 7:58 pm    文章主題: 【群學新書出爐】001《後殖民理性批判》(2006.08) 引言回覆

後殖民理性批判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
作者: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譯者:張君玫譯

本書為後殖民理論的經典著作之一,以難懂難譯出名,光是副書名中的Vanishing present就讓人昏眩。本書邀請翻譯名家張君玫教授來為大家受苦受難 (你不知道她當老師了吧,事先聲明,這本書並沒有逸出她的研究範圍,請上東吳社會系的網頁瞭解她的研究領域。)這本書能譯出來,我們也很欽佩,在翻譯過程中,她不得不鑄造為數不少的新詞,豐富了我們的語彙,也為台灣奪回了一些文化詮釋權。譯得如何,請大家屆時不吝品鑑。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674177649/qid=1136819001/sr=2-2/ref=pd_bbs_b_2_2/104-0427754-6302358?s=books&v=glance&n=283155


socio 在 星期一 十二月 18, 2006 8:04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二月 03, 2006 8:15 am    文章主題: 中文版作者序(Spivak ) 引言回覆

中文版作者序

很高興知道《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已經被翻譯成了中文出版!

就像我目前正在完成的書《其他亞洲:一個新的地圖》(Other Asias: A New Geography)所清楚指出的 ―― 「後殖民」已經移到了太平洋東亞區和後蘇聯的局勢。依我個人之見,「二中或三中」(實際上存在著兩個或三個「中國」的事實)(the two or three China-s)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相當深密的後殖民問題。我衷心盼望,這方面的討論會給第一波後殖民理論上幾堂課 ―― 關於我們如何去理論化這個世界,去對這個世界展開行動,在這個世界之內展開行動。

很可惜,我將無法直接閱讀中文譯者張君玫所寫的「譯者序」。我從二○○一年就開始學普通話和廣東話,或許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拼寫出中文。

誠摯祝福我所有的中文讀者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2005/01/ 09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二月 03, 2006 8:19 am    文章主題: 《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目錄 引言回覆

《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

作者: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譯者:張君玫

目錄


前言
作者中文版序
譯者序:「養育一個關於未來的記憶」
譯例

第一章 哲學
第二章 文學
第三章 歷史
第四章 文化

附錄:「解構的展開勞動」

索引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06, 2006 10:23 pm    文章主題: 【摘要】第一章 哲學 (張君玫) 引言回覆

(看看張君玫為本書每章寫的摘要。)
Arrow

第一章 哲學

―― 遭遇他者之際,主體的否認

在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的主流學科分際中,往往假定了某種論述的清澈,一種免於他源雜質的幻覺:假裝沒有壓抑,沒有他者,沒有忘卻。

本章探討歐洲現代哲學論述和帝國主義公理之間的關係。在本章所追索的論述軌跡中,我們將看到:Kant在肯定所有理性存在物時,是如何將火地島居民和澳洲原住民排除在他的普世「文化計劃」之外;Hegel在閱讀印度的史詩經典《博迦梵歌》時,又是如何將一個歐洲的「他者」設定成為一種規範性的偏差;而印度的民族主義者在意圖將經典加以「普遍化」時又是如何不由自主地和代表現代性哲學標杆的Hegel站在同一規範性的陣線上;最後,當Marx試圖用「亞細亞生產模式」的概念來理論化那難以掌握的亞洲「他者」時,他為那綿延至今的全球「相同者政治」,那追求與世界接軌或共同發展美夢的普遍化論述,提供了怎樣的脆弱途徑來協商差異。

問題回歸到:
在一個完全與擴張的價值形式所掌控的全球化空間裡,「土著報導人」作為一種抵抗的觀點,還有存在與運作的空間嗎?「誰」或「什麼」有資格宣稱代表或再現此一觀點?如果說,從「殖民地」,到「第三世界」,到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中的「地方」,我們對中心的溝通、挪用與批判,僅僅只是複製了新殖民主義正在行使和早已行使的東西;那麼,出路又在哪裡呢?

首先,我們必須先搭一個舞台。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06, 2006 10:25 pm    文章主題: 【摘要】第二章 文學 (張君玫) 引言回覆

第二章 文學

―― 他性的倫理,主體的爭奪。


在歐洲的論述中,種族他者被設定成一個修辭的角色,然後隨即提前取消,而女人則透過推論的過程被貶低,然後被踢出哲學之外,她是透過論述被貶低。

本章分析了許多文本。尤其探討十九世紀的女性主義和帝國主義公理之間的關係,以及二十世紀的一些女性作家的改寫與換置。但此處被解構的對象是文本,而不是個別的作者,儘管這兩者往往交錯難解。對這些文本中所洩露的「女性主義的個人主義」傾向和帝國主義的共謀關係,並不減損個別藝術家的卓越與意義。重點在於,這種歷史論述的共謀性,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該如何贖回一個被逐出的女性主體呢?而在贖回女性主體的過程中,是否又有一個「他者+女性」,或女性的他者,被遺忘或驅離了?比如,《珍•艾爾》(簡愛)裡的伯莎•梅森?她完成了性繁衍的功能,然後瘋了,所以白人女主角珍才能完全她「打造靈魂」的計劃?對於這樣一個「女他者」的角色,《遼闊的藻海》又要如何還她「人性」?有了「人性」之後,又如何?是誰或什麼,吃了她被判定瀆神的靈魂?

又比如,《法蘭根斯坦》(科學怪人)的實驗室子宮〔幻想可以〕解除女人性繁衍的重擔,造物者卻無法承擔對那充滿「人性」的「怪物」的倫理責任。此外,本章也探討了印度當代作家Devi文本中所呈現的「土著」,一群拒絕被博物館化的原住民。那你又如何償還地球上所有原住民被奪去的土地、文化、尊嚴與生命?

本章也探討了一些男作家的文本,Baudelaire《天鵝》裡的黑女人,Kipling對印度土語的「侵犯式翻譯」。魯賓遜漂流記的文本和改寫,則呈現出另一種關於「星期五」這個土著在主人從「男」換成「女」之後,有什麼差別?一個「女的」魯賓遜又會是一個怎樣主人主體或創造者?

在當今文化主義的思考風潮中,往往把文化政治的權力問題化約到「認同」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透過一種對不可迴避的「他性倫理」的反省,去正視「女性」這個紛雜的範疇內的異質性與權力關係。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06, 2006 10:27 pm    文章主題: 【摘要】第三章 歷史 (張君玫) 引言回覆

第三章 歷史

―― 如何搭建一個從屬者得以發聲的舞臺?


本章探討「南方」女人在帝國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中所扮演的「能動者-工具」角色,一個被全球化的主體,一個在政治語彙中享有特權的意符,卻有著艱難的現實處境。我們應如何用一種批判的態度,一種尋找「土著報導人」觀點的期許,去解讀殖民歷史檔案中的土著女性角色?這不只是一個如何解讀檔案的問題,更是一個「檔案化」如何發生和如何可能的問題,以及檔案化的意圖與手段如何和資本利益之間產生共謀的關係。

在此,作者將追隨一位十九世紀印度山區的舍摩國王妃,翻閱歷史檔案,沉思關於焚燒寡婦陪葬的政策管理。在一切為了維持東印度公司的商業與領土利益的檔案化意圖中,舍摩國王妃訴請被夫君殉葬的意願,被編織為一個最佳的性別化種族論述。所謂的「印度女人」、「印度文化」、「印度教」、「印度卡斯特」等意符,都是在這類檔案化的編織與編碼中,取得一種殖民主體的現代意義。特別就sati,「寡婦殉葬」或「殉葬寡婦」,的意義協商,以及英國殖民政府的干預本身對此一意義所造成的影響。

此外,要如何「讓」當今全球電子資本主義中的女人得以發聲?而不只是「為」她們發聲?本章下半部囊括了作者最著名的文章之一〈從屬能夠發言嗎?〉(Can the Subaltern Speak ?)的修訂版。在此,作者將探討了一個以自己的身體去書寫與發言的女子,一個太快被遺忘或從未被記取的從屬者。

作者對於八○年代以降歐陸哲學中以「複數化的主體效應」取代或批判「主權主體」的文化思潮,做了一個意識型態的批判分析,指出其背後仍存在的一個「西方」知識主體。一方面,作者批判了Foucault和Deleuze等進步法國知識份子對於「弱勢者」的過度浪漫化,以及這種稱頌所掩飾的文化支配型態;另一方面,從屬者的社群也很可能基於「發展」或「欲望」的意識型態,而對於其特定成員至死方休的發聲行動置若罔聞。這是一個值得反覆思索的問題。總體來說,這篇文章觸及了當代文化主義思維的意識型態核心 ―― 「讓他們自己發言」之論只是推卸了支配者與知識份子的責任,並將經濟-政治的不均衡關係與深遠影響化約到文化與認同的口角中。知識份子,無論是中心或邊陲,所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在「為」或╱和「讓」從屬者發言的兩極中尋找一個不那麼消極的可行做法。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儘管對Foucault的浪漫傾向提出了清醒的批判,但挪用了他的「知識域」概念,提出「知識域的暴力」去對舊式殖民主義和全球化的新殖民主義進行一種更廣闊的後殖民歷史批判。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06, 2006 10:30 pm    文章主題: 【摘要】第四章 文化 (張君玫) 引言回覆

第四章 文化

―― 當文化成為發展的托辭,文化批判是最深刻的自我反省


本章首先檢視了「後現代」這個意符的誤用與陷阱。當Jameson把「後現代」診斷為一種「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時,他其實隱藏了一個抹去主體位置的支配欲望,以及任何文化支配分析中對於異質性的壓抑傾向。

當一切都被化約成「文化的」,這或許就是最大的文化危機。

在微電子資本主義的全球佈局中,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情境。「後殖民」很可能是連結「後現代」和「從屬者」的關鍵字。為了思考社會的脈絡織路,本章思考了另一種織路:後現代的流行,以及女人在織品歷史中所扮演的地位。「川久保玲」作為一個虛構的「日本」設計師,不僅滿足了某種東方主義的想像,也佐證了美國人習慣用內部多元文化主義的有色眼鏡觀看(或╱和漠視)世界不均衡文化政治。再一次,「移民」取代了「土著」的發言位置。就像Roland Barthes在《符號帝國》中「虛構」出來的日本。

最後,作者批判了「全球性」,尤其是那些被她稱為「西方至上主義的科技先知」的全球化價值與啟蒙延續,像Lyotard和McLuhan的科技全球解放論往往間接在為聯合國等全球化的經濟規訓組織背書。

在當全球化的新殖民主義佈局中,至少有三個正在書寫未來的行動力所在,他們的權力極度不均等,但依然相互抗衡著,有時競爭偶而合作。他們是:一、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正在根據資本流向與剝削價值去重新繪製世界地圖的國際單位,二、那些高談歷史終結、資本主義統一世界,或沉醉在全球化的去脈絡化效應,以及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美夢中的西方知識份子,三、那些在許多〔非西方〕「當地」對抗聯合國欽定「發展」的全球包圍運動,這些全球包圍運動的地方劇場,乃是「反全球化的真正前線」。學院的批判與解構者因此必須時刻師法草根的運動者。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06, 2006 10:32 pm    文章主題: 【摘要】附錄 (張君玫) (2006/02/15補充) 引言回覆

附錄 解構的展開勞動
―― 對他者無可迴避的倫理責任
 
不同於一般傾向於文本主義的詮釋,Spivak從倫理-政治的脈絡去闡連Derrida的解構觀。她指出,Derrida本人的思想上在八○年代初歷經了某種倫理學的轉向,當他開始觸及法和權威的議題,他的關懷也從「守護問題」轉到了「召喚完全的他者」,亦即,駛離原本只是哲學修正的企圖,而轉向一個他者導向的計劃。而這正是Derrida式的解構和後殖民批判之間所展露的思想親近性。

正義的可能與不可能,這樣的經驗本身乃是難以思考的,因此無法被解構的,這是一種經驗的無解題,一種解構在形式上的失敗,卻開啟了另一個層次的解構努力,作者將之稱為解構的「展開勞動」。自我對「他者」的倫理責任是無可迴避的,也因此,解構必須在不可思索之處展開勞動。

然而,對世界與大地來說,最重要、關鍵和不可取代的「展開勞動」仍在學院之外,在論述之外,在語詞思維的解構之外,而在那活生生的時間與地方上。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吳宗翰



註冊時間: 2006-06-05
文章: 2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六月 19, 2006 6:34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Question 請問什麼時候出版呢??
這應該是華文第一本spivak的翻譯吧........
好期待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六月 19, 2006 4:23 pm    文章主題: 群學編輯室沒有陽光,有一陣子了 引言回覆

吳兄:

謝謝你的催促。

群學編輯室現在昏天暗地,不是因為烏雲蓋頂,而只是因為有不少的書在排隊,大家連講笑話的時間也沒有了,講了其他人也有一搭沒一搭的,都變成冷笑話了。大家昏天暗地拼命在趕,這本書列在最優先的順序。

我們已經感受到各方的「壓力」,國立編譯館的罰金壓力只是其中之一,雖然真的很可怕(通過補助別高興,考驗還在後頭)。大家的期待才是我們最無法釋懷的。

麻煩請耐心等待囉。我又要回去趕工了,一點一點地追回陽光,還有出版社的歡笑聲。

群學 總編輯 敬上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ZEN
訪客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六月 23, 2006 4:02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這應該不是第一本
第一本是桂冠出的論卑賤

我比較喜歡談陌生人那本
不知道劉總編何時想做那本
回頂端
吳宗翰



註冊時間: 2006-06-05
文章: 2

發表發表於: 星期六 六月 24, 2006 6:39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Shocked
sorry.........兄臺說的可是Julia Kristeva的 on abjection....
我搜尋不到有Spivak的ㄝ.......Spivak只有論及"subaltern"通常譯為"被壓迫者"..
至於論陌生人的...Julia Kristeva恰有Strangers to Ourselves .......
或是我有孤陋寡聞之處,尚請賜教............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zen
訪客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六月 26, 2006 5:42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ㄟ...

尷尬
我把兩個人的書混在一起了

多謝指教
回頂端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六月 26, 2006 5:46 pm    文章主題: 太好了,還是第一本 引言回覆

感謝二位的討論。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八月 24, 2006 6:48 pm    文章主題: 終於出爐 引言回覆



封面設計名家井十二先生為本書設計了一支很奇特的「仙女棒」,
希望大家喜歡。

這本書把我們的編輯整得七葷八素,大家翻翻內容就知道了。
光是編輯就如此,更不要說整個翻譯過程了。翻譯名家張君玫教授為這本書
加了很多的譯注,這可是原書所沒有的唷。最後她還為各篇撰寫了摘要。
這些摘要各位讀者可以在本論壇先賭為快。

本書月底前可以印好,大約月初就可以在各書店買到了。....


socio 在 星期日 十月 01, 2006 12:17 a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群學出版論壇 首頁 -> 本版書訊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灣時間 (GMT + 8 小時)
前往頁面 1, 2  下一頁
1頁(共2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