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學出版論壇 首頁 群學出版論壇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新書出爐】《泰利的街角》20090220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群學出版論壇 首頁 -> 本版書訊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一月 07, 2009 12:08 pm    文章主題: 【新書出爐】《泰利的街角》20090220 引言回覆



書籍編號:Civ01
書  名:泰利的街角
原文書名:Tally's Corner: A Study of Negro Streetcorner Men
出版日期:2009.2.20
作  者:Elliot Liebow
譯  者:黃克先
主譯 者:國立編譯館
規  格:14.8 x 21(cm)
頁  數:224頁
定  價:250 元
I S B N :978-986-6525-05-6

【精彩試讀】
《泰利的街角》部分章節摘錄

【博客來79折特惠活動】

【內容簡介】
《泰利的街角》自1967年出版以來便獲得廣大的迴響,民族誌研究紮實,推理深具說服力,拓展了社會科學界對都市問題、貧窮再製以及種族議題的視野,因而屢被各界意見領袖列為必讀的經典。作者最另類的地方在於他那過人的說故事能力,平實的筆調,卻充溢著令人震撼的同理心,再次將血肉賦予這些被主流社會化約、污名化的非裔都市貧民男性,因此本書的影響力早就跨越以詰屈聱牙與晦澀難懂著稱的學界藩籬,成為任何渴望認識不平等問題與關心社會公義的普羅大眾的知識寶典,這其中也包括了有志改革的政策制訂者與社會運動人士。

時值台灣逐漸走向新自由主義化的移民化社會之際,愈來愈多的不同種族與族群加入了台灣社會。在此同時,更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所謂M型社會的趨勢下痛苦地墜落貧窮的深淵。然而,我們這個自允種族高度同質、階級問題不存在的社會,似乎尚未準備好迎接多元種族與貧富差距日增的現實,在公領域及報章媒體上,時常可見曲意結合種族與階級歧視的論述,對特定人群的偏見與結構性歧視,在制度層面上一再被複製。透過這本小書,台灣的讀者或能重新反省這群社會邊緣人的結構性困境,審視當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是如何對待這群弱勢者?我們的主流民意欣然接受「商人無祖國」的謬論,卻聽不見弱勢者無聲的吶喊。這種社會,還有什麼公理和正義可言?

【作者簡介】
Elliot Liebow (1925-1994) 曾任美國國家心理健康機構所屬的工作與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首席。《泰利的街角》是Liebow在美國天主教大學的博士論文。他在1993年出版的《告訴他們我是誰》(Tell Them Who I Am: The Lives of Homeless Women)是一部研究美國流浪婦女的重要作品。

【譯者簡介】
黃克先,台大社研所畢,現為美國西北大學社會學博士生,著有《原鄉、居地與天家:外鄉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歷程》(稻鄉出版),譯有《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巨流出版),《社會資本》(巨流出版),《上帝有個夢》(雅歌出版)。

【目錄】
致謝
他們為什麼會失敗? /陳巨擘
二○○三年版序──《泰利的街角》與城市的黑人男性 /Charles Lemert
一九六七年版序 /Hylan Lewis
二○○三年版導讀 /William Julius Wilson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男人與工作
第三章 沒有孩子的父親
第四章 丈夫與妻子
第五章 情人與利用者
第六章 朋友與網絡
第七章 結論
附錄──田野經歷的回顧
參考書目
索引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日 二月 22, 2009 5:41 pm    文章主題: 博客來網路書店 主題活動 + 社會人文編輯推薦 引言回覆

博客來網路書店
將本書選為
社會人文編輯推薦

並配合舉辦了
主題活動

博客來的人真懂得什麼是好書。我本來以為只能「孤芳自賞」哩。

*
你知道群學為何以這本書當作
【社會書】的001號嗎?

社會書其實就是
群學理想中的
社普。

本來我想寫一篇〈社會書宣言〉
當做 社會書系列的總序,
但沒時間,
只好以後再寫囉。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四月 08, 2009 1:37 pm    文章主題: 【破報書評】《泰利的街角》(王乾任評) 引言回覆

好吃懶做,不是故意的-美國內城街角貧窮黑人的故事:《泰利的街角》


文/王乾任

書名:泰利的街角(Tally’s Corner: A Study of Negro Streetcorner Men)
作者:Elliot Liebow
譯者:黃克先
出版:群學 2009 / 02



黑人總統,不代表黑人翻身

2008年底,非裔籍的美國人歐巴瑪,透過民主投票機制,大勝共和黨的白人參選人麥坎,成為美國第44任總統,也是美國史上首位非白人裔/非洲裔總統。對此結果,不少人表示佩服,美國從種族隔離政策解放出來不到50年,竟然出了非裔籍總統,能從白人裔主導的美國社會裡脫穎而出(特別是C. W. Mills所說的以盎格魯薩克遜白人基督徒為權力核心的權力菁英),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出了一個非洲裔的總統,不代表就能將長久存在於感知結構中的種族歧視排除,就好像社會上出了女總統、女性董事長、女議員等女性傑出人物,不代表女性就能從第二性的附屬地位中解脫,不代表兩性就算是邁入平權,不代表父權社會自動解離。有的時候,讓少數族群中的優秀者出線,擔綱重要職務,反而是強化體制的不平等的高明手段,透過在既有的不平等體系中安排一個優秀的少數族裔,平息社會的憤怒、滿足社會的要求。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就代表美國的族裔問題不再了嗎?就代表擁有11%人口的非洲裔美國人的社經地位得到改善,文化偏見與社會歧視就能自此消失嗎?恐怕沒那麼簡單。如果仔細留意美國社經結構,不難發現,非洲裔美國人的生活處境,遠比過往都要來得艱辛。非洲裔美國人中的絕大多數都住在貧窮落後骯髒的內城社區,那些地方平日裡是沒有白人或觀光客敢靠近的,那些地方被黑道與毒品把持,《自由寫手》一書中就提及了許多居住於內城的黑人,是如何被捲入幫派火拚,還有各式各樣的犯罪之中。

非洲裔美國人之所以深陷貧困

非洲裔美國人在經濟上的貧困和社會地位上的墊底,固然有歷史(黑奴)淵源,但更重要的,恐怕根深蒂固地隱藏在美國社會之中的歧視與偏見,加上非洲裔族群也接受了既定事實(完成自我實現預言),發展出不利向上流動的生存模式(例如家庭解組、父親缺席),還有美國本身的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形(例如全球化崛起,製造業工作外包,傳統藍領階級工作消失)使得黑人社經地位的惡化慘狀不斷加劇,惡性循環不斷,宛若向無間地獄墮落,不知何時才能落底。

非洲裔美國人活在一個自成體系/循環的貧窮文化/社區之中,普遍被貧窮所困,能夠逃出貧窮的人少之又少。社會學家發現,1960年代之後,內城區中的中產階級與擁有穩定工作的工人/勞動階級因為經濟收入改善,逐漸搬出內城區,僅留下黑人還住在這裡,低下階層的黑人城為內城的主要居民,且與主流社會價值觀不斷脫離,自行獨立。困於內城生活無法逃離的居民們逐漸出現低度自我期望、低就學、高失業、高未婚生子、高犯罪、酗酒等現象,是非洲裔美國人困於內城之中,啟動貧窮循環的開端。

美國內城街角的黑人弟兄們…

Elliot Liebow的《泰利的街角》,研究的就是這樣一群被困於內城貧困生活中無法自拔的非洲裔美國人的生活史,作者企圖撇開社會主流價值對於內城黑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建基於刻板印象所做出的分析解讀,試圖透過深度參與觀察和田野調查,描繪出內城黑人的生存處境,找出有別於社會結構論者的洞見。而他發現,主流社會對內城黑人的偏見與刻板印象,例如他們懶惰、不負家庭責任、利用女人、愛惹事生非等等,是果不是因,內城黑人們原先也希望能夠努力工作,建立理想家庭,成為人人稱羨的「中產階級」。問題是,社會環境的嚴峻以及對黑人的歧視和偏見,使其爭取向上流動格外困難,不少飽經挫折屈辱的內城黑人為了對抗生活上的失敗和威脅,於是發展出一套有別於主流價值的生存價值體系,保護自己在主流社會中飽受屈辱而挫敗的自尊。

內城黑人們並非像外界所看到的那麼懶惰和無賴,他們之所以看起來如此,有更深刻的社會結構成因影響。例如他們之所以不願意從事臨時工,是因為這些工作沒有任何保障且又髒又累,還可能賠上健康,得承受巨大的風險,更無法提供聲譽尊重與有趣的工作內容,更別提足夠養家活口的薪資。因為爭取不到好工作(好工作的雇主因為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不敢聘僱黑人),又不願意屈就於爛而危險工作(加上1960年代以後,技術性/製造業工作日漸從美國移出,再不然就是被機械取代,黑人越來越難找到技術性藍領工作),結果就是,內城黑人看起來無所事是,成天偷懶打混,只想靠女人賺錢吃軟飯。

內城的黑人們也是很想讓自己的老婆/同居人/女朋友和孩子過好日子,可惜單憑個人之力,並無法對抗社會結構性的偏見與歧視,身處巨大的結構性不平等中的黑人,淪為失敗者,且被社會厭棄。內城的街角,成了這些失敗者聚集的場所,一群黑人窩在一起彼此舔舐傷口,互相分享,試圖獲得金錢物品勞務和情感上的支援與慰藉。結果造成過分仰賴彼此的結果是誇大了情誼,把普通朋友當做熟人,把有點熟的朋友當做知己,試圖從同儕情感獲得在經濟挫折中失去的自尊與慰藉。有時候分享過頭了,搶了對方的女人,反而回過頭來毀掉彼此的關係,甚至仇恨以對。

作者觀察到,內城街角之所以群聚一群看起來無所事是,好吃懶做,吃軟飯,不負家庭責任,成天只會和黑人兄弟混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無力承受大環境對他們的歧視和偏見造成的傷害,需要從另外的地方獲得彌補,因而自行發展出一套有別於主流社會的替代價值,以撫平生存焦慮,替自己積攢一點點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這些人的生活有著難以言喻(更別說超越)的困境。

以同理心對待非我族裔,才可能出現真正轉變

除非我們深入其中,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體會他們的生活,理解他們的想法,否則無法了解他們的行為決斷背後的動機和目的,不懂行為的動機和緣由,光是從行為本身以及自己的主觀價值出發來解讀,恐怕會出現相當程度的錯謬,非但無法理解這群人的生存光景,反而可能深化彼此間的歧視和偏見。

美國有對內城黑人的歧視和刻板印象,台灣何嘗沒有對非我族類者的歧視和刻板印象(從早期的省籍對立,到現在的歧視/仇恨外籍移工、外籍配偶,還有深陷貧困之中的高風險家庭)?任意以自己的主觀信念和價值觀解讀非我族類的行為,亂扣帽子,大發議論,甚至決定其前途,都是可怕而殘忍的行為。「同理心」是克服偏見與歧視的重要關鍵,真正想要幫助身陷社會弱勢的族群,必須擁有「同理心」,必須願意深入這群人的生活之中去了解他們的想法,才可能制定出真正對他們也是對我們有幫助、能雙贏的社會政策。

出處:破報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四月 08, 2009 1:46 pm    文章主題: 本書獲《網路與書》2009年4月選書人文類首選 引言回覆

詳情請見〈網路與書2009年4月選書

推薦理由:

污名的歧視,結構的困境 / 傅月庵

《泰利的街角》Elliot Liebow/群學

「泰利的街角?泰利為什麼在街角?」因為他找不到工作。「在街角就找得到工作嗎?」也不一定,但找臨時工的貨卡,總會經過,機會大些。「泰利為什麼不去應徵,那比在街角晃蕩好吧?」問題是,他的學歷不行,常不符合徵人條件。「那就去進修啊!」全家生計都在他身上,花時間進修是不切實際,他也沒興趣,他需要的是工作!「那就找啊,不是說『肯做牛,不怕沒犁拖』嗎?」那要看是什麼犁了。泰利要的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可以讓他拿回家去。要求其實也不多,但他就是找不到!「豈有此理?會不會是根本就是他太懶了,成天在街角跟人稱兄道弟,日子好混嘛。」不能這樣說,他混街角也是不得已的。「怎麼說?」至少「換帖」哥兒們會罩他,有福同享,有時還可拿些錢回家。乾姐乾妹們也願意聽聽他的無奈與辛酸……。「所以嘛,就是懶就是混,難怪找不到工作。泰利到底是誰啊?」他不懶也不混,他是心事無人知哪。

泰利是1960年代初期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名黑人男性。他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想要當個有尊嚴的父親與丈夫,卻總是不能如願,只好在街角的外賣店流連,直到碰到一名美國天主教大學人類系博士生Elliot Liebow。Liebow以泰利為主要對象,「參與研究」這一城市社區裡的黑人男性對工作、家庭、婚姻、朋友的態度。從而理解到,「這些在街角尋求溫暖的黑人男性,是一群深受主流社會價值所影響的人,他們有著和一般人一樣的期望,希望有穩定的工作、有足夠的收入可以讓家人過個像樣的生活、充滿愛的夫其和親子關係、受到周圍的人的尊重等等。他直也知道,要有付出才會有收穫。」但他們失敗了。為什麼?

Elliot Liebow認為主流社會對都市黑人存有積漸以成的刻板印象,例如認為他們懶惰、不負責任、愛惹是生非、沒有家庭觀念、價值混淆等等。事實卻非如此,這群人很可能即是這一偏見以及工業化所致社區階層變遷的受害者。換言之,他們不是天性懶惰而找不到好工作,而是因為「人們認定他們懶惰」,所以找不到好工作。越找不到好工作,他們只好花更多時間在街角尋找溫暖的可能;而越在街角流連,卻越加深人們認定他們懶惰的印象。如此,陳陳相因,互為因果,最後的結局,便是永遠存在且越來越多的的「泰利的街角」了。

此書是社會人類學名著,1967年問世以來,由於其獨特的視角,精闢的論證,加上宛如小說般的筆調,迄今已暢銷百萬冊以上,成為美國黑人研究必讀的經典。40多年後終於翻譯成中文,為時雖慢,但作為理解臺灣少數民族、弱勢族群,乃至日益增加的城市街民的困境,自有「他山之石」的價值。或可促使我們深刻思索,關於臺灣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污名化」的結果,又為他們製造了多少困難?同樣的,外勞、外傭、大陸新娘、性工作者的類似問題,又在哪裡?該如何而能獲得舒緩?好書未必讓人讀來心情愉悅,卻一定可以讓人貼近理解他者,從而產生同情與悲憫,社會或者即因此而能更加健康一些吧!(090403)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六 五月 02, 2009 8:49 pm    文章主題: 曾經,有人這樣赤裸裸地看過你嗎?你這樣看過自己嗎?(DL) 引言回覆

曾經,有人這樣赤裸裸地看過你嗎?你這樣看過自己嗎?

文/DL

泰利,31歲,男性,出生於亞特蘭大。他從未上過學,11歲開始陸續做過一些工作,包括打掃、洗碗盤,還有醫院的廚師;31歲的時候,他住在華盛頓特區,不定期的做著建築工人。平常日子,他都和他的同伴們聚在一家叫做「新政外賣店」附近,那裡每天早上會來一輛小貨車,沿街問,有沒有人要去建築工地,打個一天的工,比如攪拌水泥之類的?一條一條沿著街問,巡個幾條街,把要做工的男人撿走。泰利和他的同伴們有時會上車,有時候不會。

這家外賣店在華盛頓特區市中心的一個街角,走路就能到白宮,不過住在附近大多是黑人,這裡就是泰利的街角。也是作者書中描述的許多貧窮的、下階層的、男人的街角。

《泰利的街角》是一本以參與觀察的方式,研究美國貧窮黑人男性經典的社會學作品,完成於1967年。

研究的時候,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應該維持什麼樣的距離?是客觀冷靜地在一旁觀看?還是參與其中,設身處地,甚至轉換身份成為被研究者的一份子?當然,研究者對其距離的拿捏,一定與主題、對象,甚至當時代盛行的研究主流方式有關。

不過,單純以一個閱讀者而言,看這樣的觀察所記,毋寧是更貼近自身的。我不是讀社會學的,看到新聞報章上的自殺率、失業率……大大小小的統計數據、研究結果,對我來說只是數字;我當然知道這些數字代表這整個社會,不過「我」,彷彿不在其中;「我」的問題,沒有人告訴我答案。參與觀察透過一連串觀察、訪談記錄,研究的樣本或許不多,不過每一隻所謂「白老鼠」,都有了理由,讓他們如同你我。

每天早上的小貨車巡來,泰利和他的同伴們為什麼不上車?單純的觀察者看著那群街角男人邊聊天,邊對著貨車司機揮手拒絕,他們怎麼說?或許,我們只看到了他們沒上車,繼續蹲在街角聊天;或許累積了若干,關於工作機會與就業人數的比例、曠職日數等報告,可以約略描繪出這群人的樣貌。不過,這有多真實?當你把自己放入其中,認同嗎?

作者也一直在這個街角,他說出了男人們不上車的理由;這是這本書的開始,接著,他還看到了許多其他的。書中以男性的角色,以及與周圍人的關係分篇章,男人的工作,他也是父親、丈夫、非固定關係的情人、以及男人和他們的街角夥伴們,在每一個身分裡,男人都有他想說的。而作為讀者的我們這麼赤裸裸的看著,或許也是被看著,因為相似的角色關係,他們不再只是跟我們毫無關係的一群社會學觀察對象;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總是會遇到相似的問題。

男人自己說不出來的,彷彿有人看透了;而讀著書的我們,也彷彿,鬆了一口氣。


出處:博客來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六 五月 02, 2009 8:53 pm    文章主題: 街角物語——評介 《泰利的街角》 (辜振豐) 引言回覆

街角物語——評介 《泰利的街角》 (辜振豐)

本書是作者在六零年代調查「華盛頓特區低收入戶孩童養育實情」的研究計劃。作者受過嚴格的社會科學訓練,但此書的內容卻是一本精彩的長篇故事,因此可讀性甚高,顯然,這跟作者身為猶太人息息相關。在猶太文化傳統的熏陶下,身為知識分子從小總會接觸到文學作品,所以對於作者所選擇的書寫策略也就不足為奇。

他就像一位作家,在書寫作品前總會從事調查。而他所採取的方式更是別樹一格,首先,表明自己是猶太人之後,以便讓這些受訪者便逐漸解除心防。在六零年代,種族的差別待遇依然是美國社會的一大問題,黑人跟猶太人同樣都受到歧視。接著,作者在這個期間也跟他們有同樣的打扮,如穿著T恤、卡其褲,模仿黑人的語法,甚至一起喝酒、玩彈珠、參加派對。這一來,這群黑人就開始見這位猶太作者視為街角共同體的一員。

作者在撰寫此書並沒有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評他們的言行,而是以說故事的方式讓他們呈在婚姻、工作、友情中的看法和困境。既然是故事,則場景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他們聚會的街角有雜貨店、自助洗衣店、彈子房、外賣店等,而外賣店「提供了各種聲音、景象、氣味、味道、與觸覺的經驗,搔弄且有時是攻擊人們的五種感官知覺。」接著,開始介紹故事中的人物,如四位主角泰利、海貓、李察、勒羅,以及十六個次要角色。

至於每章的一些橋段有人與人的衝突,則是推動故事發展的情節。例如,有些人一度在小本經營的零售店工作,每週有固定的週薪,對老板而言,付錢給員工是有價值的,但他們開始偷竊時,雇主便開始出現反制的動作,畢竟老板也是生意人,有的故意讓他們得逞,但一到發薪時,就報警處理,這一來,雇主便不必付薪資。顯然,這種薪資-偷竊體系讓他們無法有穩定的收入,同時勞資雙方也缺乏信任的基礎。不過,他們也會轉換工作,一旦當起建築工人,不必擔心勞資糾葛,但建築業也有缺點,因為很多工人是從事季節性的工作,要是一季做完,下一季工作也要等上好幾個月。面對工作經驗的創傷,作者也有深刻的心理描寫,比如說,他們「日復一日,全身疲乏,到後來也相信自己能力真差,害怕責任上身——害怕考驗再來,徒然發現自己有多差勁。」

此外,在故事中也不乏愛情。一開始,他們難免跟白人一樣,具有浪漫情懷,但往往在不加思考的情況下結了婚。尤其是不穩定的收入難免讓太太感到失望,畢竟太太總是期望丈夫能夠肩負養家的重責大任。男人有自己的尊嚴,要是太太經常嘮叨,家庭暴力就出現。當然有的也有意扮演好男人的角色,但在外頭一再受挫,自信心受到打擊,甚至產生恐懼感,雙方最後就走上離婚一途。如此一來,他們的男女關係也就更加複雜化,因為男人一成為單身漢也會交女朋友,而離婚太太也會開始認識另一位男人。

然而,作者將這群受創者視為共同體,而街角是他們的避難所,也是棲身之所,因為他們可以在這個小世界中遺忘自己在婚姻裡所應盡的義務、責任,同時編造故事,敘說自己的婚姻是受到「欺騙」設計,因為他女友懷孕了,於是這些故事就成為他們合理化的藉口。因此,這種寫作手法,很像《一千零一夜》,故事中又有故,而泰利、海貓、李察 、勒羅等人就成為這部長篇故事中的說書人。

固然在這個男性共同體中,可以建立友誼,以便相互扶持。不過,他們各自的資源往往十分有限。要是他們沒有面臨危機的壓力與利益的衝突時,友情看起來是十分浪漫的。一旦要付出超出自己能力的界限時,他們還是以自己的利益作為優先考慮。因此,他們對於友情和朋友的態度每每不斷在改變的,而且模糊不清。面對這種脆弱的人際關係,作者以夾敘夾議的手法指出,男人們急切要把關係強化到最高的強度,迅速把隨性認識的人提升為朋友,把朋友提升為知己與戀人,往往導致這種關係縮短,畢竟這些期待與義務是倉促建立起的人際關係所無法支撐的。儘管如此,作者在結尾引用英國詩人奧登的詩句——「我們必須彼此相愛,否則死路一條」,倒是發人深省。

一般而言,社會科學的著作總要具備一些規格,如專門術語、抽象的辨證思考、引經據典,但從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卻呈現一個精彩的長篇故事,並述說華盛頓特區的的一個街角,也因此一打開書,便不知不覺地融入其中的人事物。

Note: 本文刊載於2009年5月號《誠品·學》


***********************

回應(PK2)

這本書很好看,在有河book看到
坐下來,一讀進去就陷入了
只是那時還想讀一下其他本書
所以才讓自己硬轉出來讀別的

***********************
出處: 暢銷書部落格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五月 12, 2009 11:57 am    文章主題: 各方推薦與閱讀 引言回覆

***********************
U1: 全國教師會會刊第四十二期
***********************
導讀----泰利的街角


作家: 小比利 《論英雄的部落格



今天全國教師會會刊第四十二期第15頁有教育名著導讀,介紹的是泰利街角這本書,書中的內容最主要在某些黑人社區的黑人為何會一直沉淪下去,也就是為他們為什麼會失敗?

這篇導讀有幾個我節錄的重點:

「缺席的父親和內城的「底層階級化」並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vicious circle),使這個現象愈來愈普遍,並且延伸出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青少女懷孕生子。」

「Merton對此概念的定義是:「一開始對此情境做出錯誤的定義,接著引發新的行為,使得原先錯誤的概念成『真』」(1957:477)。對於街角的黑人男性而言,外界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變得沒有自信,並對需要花腦筋的、要負責任的工作,產生逃避的行為。」

「這些黑人男性生活上所遭逢的威脅,是來自他們的生活社區之外主流社會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以及一套衡量成功或失敗的標準。」

簡單的個人結論—

他們會失敗的原因:

外界給他們刻板的印象,然後這些黑人也接受了這些不良的刻板印象,在喪失自信的自我失敗驗證下,這些低階層的黑人將無法脫離貧窮。

感想----

教育的最大成效,一定要喚醒中下階層的人的自信,要讓他們重視子女教育,要協助他們的子女能向上流動(階級向上流動),這個成效確實在某些人身上應驗,陳水扁就是其一。

(本文引自http://www.nta.org.tw/ 全國教師會42期會訊)


******************
台大圖書館新書精選推薦

valina 's Blog

2009spring 的部落格

滬尾部落群 20090402

(香港)序言書室09年5月書訊

這本堪稱美國文化人類學的經典之作,作者Elliot Liebow在國家心理健康機構任職,這本書原是他的博士論文,書中探討的是街頭黑人男性(以至美國窮人)的生活(包括婚姻、家庭),文筆優雅。書中的泰利是一間外賣店的員工,書中其他人物也在同一間店舖內打工。作者希望透過鮮活敍述,打破人們對街頭黑人男性的成見﹕懶惰、靠女人過活、犯罪者……書中展現他們活力一面,也展示出真實的街頭社會,改變了社會政策制定者、社運份子、思想家對街頭文化的看法,也讓人們看到,因為機器技術文明將其邊緣化,令無法與其他階層進行互動,造成了他們的悲慘生活。


夜色 09年4月想買的書

黑米共享書籤


******************

然後多半是「泰利颱風」的各種庫存消息。查看網路上這些訊息很有趣,有時候讀者會透露一些他們是用什麼心情在看這本書,他們為什麼會想購買或閱讀這本書等等。反過來可以查驗出版者的角度和讀者看法之間的落差或契合。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soci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656

發表發表於: 星期日 五月 24, 2009 1:50 am    文章主題: 讀者引發了我們做書的新想法 引言回覆

前些日子有位讀者告訴我們,
她的老師把這本書用在方法課上。
她可能不知道,
這句話引發了我們做書的新想法。
當然,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在台灣,理論、方法與經驗研究是分開教的,
各有各的教科書。
這非常不洽當。
三者其實是交融在一起的。
專業化不應當造成這種斷裂。

雖然課程是分開的,
但逐漸有老師警覺到分開的錯誤,
《泰利的街角》被連結到方法的課上,
正顯示這種趨勢正在發酵當中。
很可喜的現象。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群學出版論壇 首頁 -> 本版書訊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灣時間 (GMT + 8 小時)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